最新资讯
免费咨询热线
配送机器人应势兴起
由于存在交通安全、成本等多方面的难题,当前无人配送的商业化推进还面临着重重困境。因此,无人配送能否真正解决物流行业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的问题,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。
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待解
物流行业苦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难题久矣。
对物流公司来说,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后,商家提供货物及发货信息,整个物流运输就开始了。在经过重重分拣、运输后,快件最后达到配送网点,再经由最近的配送网点,送到用户手中,整个配送活动就完成了。而由最后的配送网点到用户手中的环节,就是物流配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但就是这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,却让物流公司苦不堪言。据鑫豪佳物流数据显示,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配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超过30%,使得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。
针对这个问题,目前市场中各家公司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。例如,中通、圆通、韵达等快递公司通过智能柜自提、网点代收、连锁合作等解决方案,来缓解成本压力并提升配送效率。
不过,这些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,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比如,蜂鸟代收柜就曾因为收费问题而受到用户的抵制,而“快递+便利店”的合作模式,也存在监管、取件滞后的问题。
与代收、自提的模式相比,送货上门服务显然更加便捷,因而也更受用户欢迎。但在近两年快递行业价格战的影响下,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服务质量却越来越差了。受快递行业价格战影响,配送员单件配送费持续降低,使配送员选择送货上门服务的意愿降低,因此快递员在为用户提供送货上门配送服务时,多会追求派单速度而忽视服务质量。
这种情况下,送货上门服务开始走向低潮,消费者也反映快递送货上门越来越难。而近年来配送机器人、无人机等无人配送方式的兴起,则为解决送货上门服务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。
配送机器人应势兴起
无人配送运送方式的兴起,和新兴科技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。受益于AI、大数据、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,配送机器人、物流无人机的智能感知避让、路线规划、智能配送功能得以实现,这为无人配送的兴起,奠定了技术基础。
近年来,新基建政策的利好,更极大的推进了AI、5G通信技术的发展,让配送机器人、无人机有了在市场应用的可能。比如,在技术方面,具有高效率、高灵活性优势的物流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小范围应用,但由于航线安全等问题,一直难以在市场中普及。而随着5G、AI新基建的推进,配送机器人已经能够在大学校园等道路情况简单的场景进行应用了。
对比之下,拥有更高普及性的配送机器人,显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和人工配送相比,配送机器人的效率优势非常明显。例如这次双11期间,阿里的小蛮驴配送机器人就完成3万件包裹的配送,它和人工配送相比,要节省超过1万小时的取件时间。
另外,在服务质量、成本方面,配送机器人也比人工配送也更占优势。一直以来,快递配送员的服务质量都很难保证,尤其是在派单高峰期,配送服务就更难保障,而配送机器人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。比如,它在成本方面,配送机器人也能把将配送环节的成本,从总成本中的占比降至3%之下。
以此来看,配送机器人在物流市场,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上一篇: 无接触配送机器人成为日本餐厅的标配产品
下一篇: 没有了
相关新闻
- 配送机器人应势兴起 11-04
- 无接触配送机器人成为日本餐厅的标配产品 11-04
- 智能配送机器人将给社会带来全新的变革 11-04
- 配送机器人逐渐成为各大平台和企业争相角逐的新方向 11-03
- 电商用智能配送机器人 11-03
- 配送机器人给你送快递会是什么感受? 11-02
- 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你见过吗 11-02
- 亚马逊将通过六轮配送机器人来运送包裹 11-01
- 期畅通无阻的配送机器人“巧乐送” 11-01
- 室外配送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11-01